据嘉靖二十七年(1548年)碑文《新建泰山庙行宫记》记载,庙宇名曰“泰山庙行宫”或“太山行宫”。
据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碑文《重建泰山行宫两廊碑记》(马福同提供)记载,庙宇名曰“泰山行宫”或“泰山行宫之祠”。
据康熙四年(1665年)三月碑文《重修太山行宫》(王密整理)记载,庙宇名曰“太山行宫”。
据康熙四年(1665年)孟夏碑文(王密整理)记载,庙宇名曰“泰山行宫”。
据康熙七年(1668年)之后某年碑文(王密整理)记载,庙宇名曰“千*阁”。
据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碑文《重修两廊碑记》(王密整理)记载,庙宇名曰“千*阁太山行宫”。
据1993年版《台儿庄区志》记载,庙宇名曰“泰山行宫”、“泰山**庙”、“泰山庙”。
据马福同《台儿庄庙宇及庙会》,庙门上方居中书“泰山行宫”四个大字。
综上所述,“泰山行宫”应为庙宇的正式名称。因泰山之“泰”字可简写为“太”,故“泰山行宫”又作“太山行宫”。因庙宇供奉泰山**,故又名“泰山**庙”。因供奉众多*神灵,故又名“泰山庙”、“千*阁”,或联称为“泰山庙行宫”、“千*阁太山行宫”。
据《滕县志》及有关史料记载,东汉建武年间(公元25—57年),汉光武帝刘秀东巡泰山、琅琊等郡经过今*沟镇汉宫村,当地*于此修建住宿、歇马之所,称“望幸宫”,后人迁来聚居成村,因望幸宫系为汉光武所建,故取村名为汉宫。
滕州历史上是***通*之地,刘秀从洛阳出发沿古驿道到泰山封禅,山东滕州市(汉朝称为公邱县)的汉宫村、清凉寺村是必经之地。当地公邱侯为刘顺,为迎接刘秀的到来,公邱侯刘顺实地考察,在汉宫村、清凉寺村大兴土木,为相邻的两个自然村,两村相距约2000余米,当时在两村的土地上施工,一边建行宫即汉宫,一边依托清凉台(逍遥台),用来接待前去封禅泰山的汉光武帝,在汉宫村的地方,修建行宫、歇马亭等,隆重迎接东汉皇帝刘秀的到来,以便在此歇息驻跸,并在此地打井18眼供御马饮用。